歇业一段时间

我从不去想未来,因为它来得已经够快了.
-Albert Einstein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重新恢复的博客

当时为了装linux尝鲜就用了hexo弄了一个博客玩玩,反正就以为部署之后内容就都是在线的了就直接把电脑重装系统了。
前两天心想在win上装一个hexo也简单,干脆装回来玩玩吧,没想到发现源文件markdown丢失之后可不是那么容易恢复回来的了。
我本着装都装了的精神,就手动把寥寥几篇文章撸回来了,唉。

按着我原来一项热爱修修补补折腾的精神,这本来是我最爱干的事情,可这一次我却觉得厌倦了,厌倦了这样的折腾,也厌倦了折腾背后的逻辑。我觉得大致如王垠在这篇blog里说的差不多吧“黑客文化精髓”

最近补习的商业课程让我学会了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分析供应和需求间的关系。放在写博客这个案例里,如果我的需求是维护一个自己的博客,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那么使用hexo简直是蠢的。因为这种写作思路简直反人类,为了有好的写作体验我有好几篇文章我都是在作业部落写好,然后黏贴过来的,然后再让hexo渲染,然后在部署到服务器。为了在不同的电脑上都能写我还得,备份和同步源文件。但是如果我的需求是设计一个自己专属的博客,并且学习和折腾里面的各种插件那么hexo是个适合倒腾的东东,可以给自己写样式,写插件。

一个好的设计是权衡,平衡满足需求和满足需求的成本间的点,总有那么一个点会达到很和谐的位置。我觉得一个能满足写作需求的容器应该是打开它,写作,完成发布,人们可以看见。这样就足够了。

所以平衡我这段时间的需求关系,我觉得我应该有一段时间都不会来维护这里了。厌倦的另一面应该是对新东西的追求。所以我还是很喜欢厌倦这个词的。

不要说话

前段时间我买到了一只手感很有趣的笔,那个店家非常有意思,他写的文案是 “不要说话” 这么好的东东就不要大肆宣扬了,自己知道就自己享受吧。我是个有东西就忍不住想要安利别人的人,自己喜欢尝新还不够非要拉着一群人也来尝。这段时间我总是想起这个店家的“不要说话”,我决定也试一试,做个闷头快乐的人。

另一件事情,就是我越发的意识到,我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虽然讨厌孤独,但很享受自我的愉悦感。不用去取悦任何事情的人生一定非常的爽,我想这大概是我的一个长期目标,现在的这个短期目标也是和长期目标相关的吧。

所以暂时 “不要说话” 咯。

学习的新思路

自从重新开始写这个博客的时候,我发觉写作是一件既困难又不那么困难的事情。困难是因为几次着笔写东西,都写的很艰难,花了比预期更多的时间,却没能把自己想讲的事情表达清楚,这让我有点沮丧。后来又觉得写作又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还不是因为我的写作水平进步了,而是发现了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写,可以吧自己平时里看到的东西重新组合来写,也可以把这些东西用在新的方向来写。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检索成本锐减的时代,一切都变得触手可及,而无知似乎只剩下一个理由就是懒惰。所以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学习呢?
既然写作输出乏力,那我就多看看那些写的好的人是怎么写的吧。所以再去读微信公众号里的文章,我不再只是看看,会去想作者是怎么展开这个主题的,接下来又是怎么论述的,作者的语言风格是怎么样的?但是很多文章其实逻辑并不是特别清晰,多半是用现在比较时髦的语言风格来填补论述的松散,当然看客多半时候也不怎么多想就是随手滑一滑,幽默或者是犀利的语言反而变成了重点。
然而有些事常做就成惯性了,我看书的时候也开始常常这么去想这么去分析。我发现一个很擅长表的作者,是有着非常清晰的逻辑结构的。我不在是像原来一样只是往前读,而是开始梳理这些逻辑结构,又反过来想这样的论述正确么?这仿佛让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我发觉原来书里的那么多概念其实我根本就没看懂。我恍然大悟,这不就是看过很多次的大家常谈的批判式思维么?由此看见,从看到做的距离其实很远,很多事情只有去做了才开始发生改变。
所以我开始换新的思路来阅读和学习了。这让我这周的学习进度变得很慢,原来学Python一天看一个主题,现在一个主题都要分好几天来看和练习,原来看书能翻很多页,现在一页看很久还需要常常倒回去重看。不过进度的落后也让我觉得有点焦躁,但是先试试看呢。

刚才用atom编辑的这篇文章,没有保存上,我又重写一遍,TAT。

从法律事务公函所想到的维权及质疑的成本

前两天我收到了一封邮件,是一封法律事务公务函大意是说我们网站上转发过的一篇文章涉及到对其公司产品的诋毁。其实我们这个网站早就处于停止更新,以最小成本在维护的状态了,他说指的那篇文章都已经是两年前转发自另一个媒体的文章了,不过就算是这样这已经是我今天第三次收到这种要求删除文章的要求了,其实我是有点小诧异的。

这一次这个人不仅通过我们公示的联系邮箱发送了邮件,还找到了我一个未曾公开过的工作qq,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工作的繁琐耗时。我在谷歌上检索了相同的文章标题显示有3万多条检索结果,百度有2千多条,光是挨家挨户的找联系人发邮件都够忙活一阵了。大概有很多网站类似于这种的文章信息都是由爬虫爬取的吧,同一篇文章早就四处扩散的不像话了。如果这真的是一个毫无证据的造谣诋毁的文章,这个维权成本还真的不低。这样的话想要诋毁一个竞争对手,找几个抢手写一些黑文,在一些大的媒体投投稿稿,等到网络信息变得四处扩散,就光是联系删稿的成本就够受的了。不过我想对于做PR同学这块早就是非常熟练的内容了吧,什么水军、软文、黑文等等,不过我对此还是小白,也只作为吃瓜群众偶尔围观过。

接下来我又仔细阅读了那篇被指责有诋毁侵权行为的文章,逻辑确实有不严谨的地方。然后我又阅读法律公务函里的内容,援引了一些文献以及一些学术专家曾经给予过推介意见,所以他们说网站上的那篇文章完全是没有证据的诋毁以及侵犯了他们的商标权。到此作为一个吃瓜群众我已经很难再去分辨这里面的真实有效性了,因为我们只是转载原网站已经删除了相关文章,为了不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删除文章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案。但是面对的学术背书,真的就是正确的么?我想到了三个人。

第一位,梅契尼科夫

梅契尼科夫,俄国生物学家他在1908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被尊称为“人类免疫学之父”。1899年他发表了一篇文献,声称一个叫保加利亚的地方人们普遍很长寿,而长寿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爱喝一种叫”酸奶“的饮品,并且他在酸奶中发现”保加利亚乳酸菌“,只要每天能够食用这种乳酸菌人人能活到150岁。与此同时他联合开办了四家乳酸菌素片的工厂,乳酸片一经上市立马被抢购一空。之后他开始在欧洲巡回演讲,宣传酸奶的比乳酸片更加神奇的功效,于是酸奶成为当下最潮最酷饮品销售风靡,。这股狂热的酸奶狂潮席卷欧洲8年之后,梅契尼科夫挂了,享年71岁,人们开始怀疑他言论的真实性,于1917年重新做了调查,发现保加利亚人并不长寿,而梅当年是通过重复的姓名捏造了高寿命的假数据。现在也并无科学证据支持”保加利亚菌“有益延长寿命,”益生菌“有益肠道健康。梅契尼科夫真的是学术背书的6,同样的套路现在的保健品还不是一样在用,而梅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第二位,克莱尔帕特森

克莱尔帕特森,美国地质学家和地球化学家。帕特森与乔治·蒂尔顿合作,改进铀铅测年法,发明了铅铅测年法,在1956年第一次计算出地球的年龄大约为45.5±0.7亿年。但是这个哥们在刚开始测量铅含量的时候有点点背,他每一次的测量结果都偏差很大,而同实验室的研究生在测量铀含量,测了6次每一次结果都一致。同一批样本这样结果说不过去,只能说明实验室环境中铅影响了测量结果。尽管这哥们费劲心思的清洁实验室依然没有消除环境中铅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陷入瓶颈期2年之久,终于帕特森被调入了加州理工学院,在此他设计第一个无菌实验室,计算出了地球年龄。但在他长期的铅测量研究中,他注意到了环境中的铅含量在大幅上升。在测量了海底沉积物帕特森发现了海洋中的铅来自人类活动的含量是自然过程的80倍。而环境中铅含量的高速增长很有可能与现代社会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有关,因为四乙基铅是汽油的添加剂,含铅汽油的大量燃烧导致环境中的铅含量迅速增加。从此克莱尔帕特森化身为公共卫生事业的斗士,致力于确保汽油中不在含铅。四乙基铅是一项盈利性事业,虽然早已在工厂出现过数起铅中毒事件,他们还是需要将盈利继续下去。所以他们需要以为科学家来为他们发声,来消除人们对铅的恐惧,于是他们雇佣了罗伯特基欧,基欧写了文章声称没有证据显示铅会威胁到消费者的健康。之后克莱尔帕特森不断寻找证据发表论文,在铅问题的听证会上与罗伯特基欧对峙。在帕特森为此斗争了20年之后有关当局才禁止在消费品中添加铅,在短短几年内儿童的血液内铅含量减少了75%,而现在医学界一致认为铅有害于身体健康。

第三位,埃里克•托普

这位是《颠覆医疗》的作者,当年我就是读了这本书义无反顾的兴高采烈的辞职了。

Topol在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做了十四年的心血管科主任,同时也是一个优秀的基因科学家和研究者。后由于他对于美国默克(Merck)制药集团的万络(Vioxx))这款药的副作用提出质疑,让该款年销售额过25亿美元,2000多万人使用过的药从全球下架,为此作者家中收到过死亡威胁电话,而克利夫兰也在05年12月取消了他在一手创立的医学院教务长头衔。

如何去质疑和维权呢?

常常有书籍教导我们要批判性思维,要维护自身权益利益。但是实际上我发现这些事情成本如此之高,很多时候确实选择做吃瓜群众和P民比较安逸。

不过在此引用埃里克托普在书中讲的一句话”数字时代最伟大的、未曾被料到的成就之一,就是将人们因一个共同的目的而汇聚起来“。所以我相信在现在我们一定会找到一条成本更低的质疑和维权的方案。

以后接着再写吧…

感觉这个主题又写残了,不过我的心愿是有一天我可以hold住我写的东西,虽然我真的不擅长写作。

imagination

前一段时间我都似乎过多的陷入了想象力的世界,这让我的生活看上去有了更多的戏剧性色彩,像是看上去有点美丽又易破碎的泡沫。
想象力像是一个强大的渲染引擎,所以在切断想象力的某种最根本的联系之后,一切都回归的原本的样子,平淡有一点朴素。我说不上那种更好,我越来越觉得在生活中确实需要一种更明确的表达方式,有的时候显得像法律条文一般刻板少了很多浪漫,但却能高效率的解决问题。
但是想象力是很有魅力的,它能让世界变得不再严肃,像是一位待成熟的少女顽皮又有着一丝轻佻的妩媚。又一次我走过像是一个两栋楼之间临时搭建出来的走廊,狭窄的楼梯,灰色的水泥墙面,白色的铝塑窗框,完全没有什么设计可言。但是在这处狭窄的空间上方,有一面大约30*30的小窗。那天上海的天特别的蓝,又是中午光线的特别茂密的从这处小窗里照出来。我注意到这扇小窗它确实有一种别样的美丽,墙外的爬墙类(我不知道是不是爬山虎)爬满了整扇小窗,阳光透过它的叶子留下了深深浅浅的斑点。有的叶子看上去像是自己在发光,叶脉上的沃洛诺伊图清晰可见。此时的我本来是无聊的,无精打采的,突然抬头看见了这处窗,觉得他们在熠熠发光充满了力量和生机,在这个灰色的墙壁上喷薄欲出。我拿出手机,略过狭小的走到和灰色的墙面还有白色的窗框,拍下了窗外的景色。叶子后面的蓝天、白云、还有几栋老楼,都很安静的待在那里显得一切都很美好。想象力不经意的生活中也带给我这样的生机和希望,我想这就是它的魅力。
此处输入图片的描述
我常常想与人分享这种魅力,想象如果能遇到一个人能看到与你看到同样的画面该多好啊,但是这种努力也常常是徒劳的,因为这是属于你的世界,他人无法驻足。但是这些事情这样的美好,我们要想办法把它尽可能的保存下来,所以这让人们创作了戏剧、小说、诗歌、音乐、绘画、电影、游戏等等,这些被想象出来人物和故事在虚拟的世界里带给我们强大的感知和张力。如果有一天你也陷入了某种无法摆脱的想象力之困,不妨就把它就在那个虚拟的世界里,让他继续熠熠发光。

MVP和产品原型

我昨天看了一篇文章MVP和产品原型,你知道怎么区分清楚吗?
在实际过程中我们也常常为了,是先做好产品原型还是开发一个简易版的程序而纠结。所以日常的心得在这里写一下,希望以后能更加完善。

概念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产品

产品原型

用线条、图形描绘出的产品框架,也称线框图

比较

作者认为产品原型完全是虚拟的,其背后的逻辑都是通过相关的软件模拟而成的。而MVP则是最小的可执行的方案,是可以被用户测试和使用的,只是实现的时候用了最简单的方法,甚至有点简陋。
所以Dropbox当初通过录制一段视频来验证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其实是产品原型,而通过简化实现的方法,用人工而不是智能算法来统计数据,制作出一个手动遥控飞机这样的方案执行起来就是MVP了。

怎么选

这个才是比较纠结的过程。

产品设计流程

在过去的对开发产品的流程一般是这样的:
产品阶段:Idea→需求采集→功能结构→原型设计→产品需求文档(PRD文档)→Roadmap
但在我的日常工作里,这样的工作流程不但复杂且难以实现的。因为我们人少而且是小团队。
通常我的工作流程:
老板提需求→设计产品原型图→交付程序员→程序员一边开发一边提出异议→修改原型图→测试产品

在大家反复磋商修改的阶段非常耗时耗力,所以一开始我们觉得设计一款精致的原型才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充分模拟产品的功能,在没有投入开发之前改动原型的是很容易的。但是正是因为原型是完全模拟的它和开发的逻辑是完全不同,在实际开发中大家常常会选用最简便的方案比如使用现成的开发框架,或者用更简易的实现方式来代替原型上的设计,这样的话原型又变得很鸡肋了。所以作为产品很希望能在设计的时候就有开发人员提出实际意见,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开发人员恐怕在忙其他事情没有空闲去参与也不愿去看负责的产品说明及还未成形的流程图。

那如何解决呢?

按着我现在比较认可的全栈型人才的发展思路,如果产品和程序合二为一了该怎么选呢。我想我恐怕会在纸上画些草图,设计出最基础的流程之后就动手开发。这样看上去原型更像是一个交流工具,如果产品和开发合二为一似乎就不需要这些复杂的沟通手段了。毕竟现在的产品设计能过去的工程设计有些不一样了。软件开发有着更灵活的便捷性,着手做一个MVP恐怕不比做一个精致的产品原型多费多少功夫。尤其是在一些很小的功能实现上。
所以文章里所支持的小的功能尽量选用MVP,相对复杂的产品可以先做原型再出MVP。这点我在目前为止是赞同的。
这样看上去产品设计似乎有要失业的风险啊。

从王者荣耀看团队发育

打王者荣耀一月有余,虽然技术还是草草,但是深感于MOBA的魅力,决定写一篇小文。
初上手农药,觉得这是一款动作游戏,比的是犀利的操作,只顾得自己埋头放技能顺便杀杀人。后来经过虐与被虐的蹂躏,才发现MOBA的游戏精髓是多人配合,拼的是队友间的配合意识和场上战略的部署和执行。因为游戏的设定是团队经验和经济的共享,加上各种英雄的定位的属性和技能及出装的搭配,都让我觉得这个游戏的战略打法和一支从零开始的创业团队有着相似的部分,所以借王者荣耀的视角来分析下我们现团队的问题吧。
顺风局能赢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但是逆风局如何才能翻盘呢?
在经历的产品停更合并,数次搬家,公司裁员,资本寒冬的我们一路以来似乎连一次小的胜仗都没打过,有的只是撤退和尽量的缩减成本以便能安稳过冬,这就像是逆风盘的守塔战,怎么才能一波起飞赶上市场复苏的浪潮呢?

猥琐发育,别浪-团队的发育

在王者荣耀里,前期的经验和经济的累积很关键,只有超出对手的经济和经验的前提下才能上更好的装备,在接下里的团战里获得优势,所以大家常说”猥琐发育,别浪”。
而对于一支创业的团队,在锁定了行业赛道的前提下,拼的就是同赛道下各个创业团队的能效,一支拥有人才的队伍就像是出了六神装的英雄一样势不可挡。但是在创业之初所拿到的投资金额有限,人才队伍的成本和业务的发展间似乎有一条微妙的曲线。全是大牛的队伍成本也很高,若是撑不到业务膨胀足以覆盖成为的时候很创业项目可能就被过高的成本所拖垮。若全是没有经验的小白的队伍,成本是低了,但是产出的产品没办法赢得市场的认可,业务赚不到钱结果还是得死。也许适合市场的配比模式有很多种,对于我们现在一支没有大牛带队的队伍,我觉得有一种解决方案就是团队里的成员能够随着业务的发展而获得成长,从而发育成为一支优秀的战队。
但是在逆风局里,资源和资金都有限,对手又压着你打,如何才能在逆势的条件反败为胜呢。只猥琐在塔下经验和经济都吃不到多少,差距只能越拉越大,迟早会被对手干掉。想要取胜的唯一之路就是用更高的效率做一款充分适应市场的产品,这听上去像是一个悖论,没有大牛没有钱的我们如何能比更有优势的对手更好的制造产品呢?答案是先得心怀希望,然后一个字就是,干。当然是还得是讲究策略的干,不然权当白送人头,猥琐就是这么来的。
想要更有效率,先得来看产品投入和产品的效益间的关系。

产品投入与产品效益

因为我们是互联网公司,对于一款产品的投入的主要成本就是人力成本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我发现人力成本的投入和所收到的产品效益间的关系并不完全是正相关的,其中团队间的协作,产品的复杂度,都会在人力投入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使得成本陡然增加,从而拉低了投入和产出的能效比。
此处输入图片的描述
这就很糟糕,因为一款新产品能在市场上广泛的被使用根本在于他提供了比现有解决方案性价比更好的选择。一个适应市场产品是在充分公平的市场环境里不断竞争的过程中,朝着贴近最优解的方案不断进化的,但是一旦到达了成本陡然增加而收益却是有限增加,所综合的产出就使得产品在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种丧失了原本的竞争优势。这样的瓶颈期,我听说这在物理上称之为势垒,在这一时期产品大部分停留在现状,等待一次新的技术革命的升级来穿越势垒。
但是有没有办法通过降低成本来越过势垒呢?

陡然增长的成本-团队的任务分工及合作

既然在不断投入更多的人力和增加产品复杂度的过程中,人员间的协作成本会陡然增加,那么接下来看看团队的协作。
在王者峡谷输只有一个原因,队友太菜,所以就输咯。
拥有这样心态的人,我一般觉得他所在的团队赢的概率也不会太大。
为了更好的协作,常规做法是按着职业属性进行分工。对于我们基本就是产品、运营、开发三大块的内容,其中产品经理和程序员间相爱相杀的故事,早已人尽皆知的基础剧情了。如果照着常规剧本,剧情一般是这样的,老板通知产品做一个新功能,产品经理闭关三日,合理借鉴同类产品相似功能设定,制作出自家设计方案,好生托付给程序猿,希望能一起鉴证奇迹。然后剧情的推进一般会出老板要求修改功能、客户要求修改功能、排期不够需要延后进度、功能太复杂做不了,在此阶段产品经理和程序员斗智斗勇大战三百回合,最后终于诞生了一个平凡无奇的产品,既不自动化也不人工智能。接下来苦逼的人力运维上场,凡是不能自动化的地方统统人肉顶上,客户一看好像是挺人工智能唉~这样一出剧本,如果大家能够有效交流,台词对白还算的上生动有趣,勉强能看的下去。若是没有交流,那么每个人都将形同孤岛,像是一部默片以孤独对抗着剧情命运的设定,但最终逃不过草草收场的结局。
其实在解决合作的问题上,早就演化出了很多解决方案。比如kpi体系,项目管理,等级管理,协作软件等等。但是这些方案无非是通过投入新的资源来使原本堵塞的合作方式变得规范和顺畅起来。看上去还是不能解决不投入新的资源来降低成本的问题。

新的战略

这篇文章感觉选了一个自己不太能hold住的话题角度,以下是我yy的部分。

用技能分工代替职业分工

在王者里经济和经验都落后的状态下,5v5的团战如果对方不出现大的失误,其实很难取得优势,即便是猥琐在塔下也是左右奔波被打的被动难看。
而作为一个业务刚刚起步的公司,我们的人员的配置是有限的,而公司的商业策略是要做大而全的产品,这导致我们每一个人的手头上都有好几项目要处理。并行式的满负荷工作并没有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在不同的产品里切换工作状态,不但很难深入的理解业务流程,也很难搭建起一个牢靠的程序架构。
但是要每一个项目都组建一支产品、交互、设计、前端、后台、运营的团队肯定是不现实。我的想法就是团队的每个人经可能多的学习技能,走全栈型路线。在王者里面每个英雄可以带三个技能,如果有人能带五个技能,基本上可以一个顶两个用了。产品、交互还有运营基本上可以合并为一个人来统筹负责,技术部分用跨平台的解决方案简化为一到两个人来负责。这样大幅简化了人员的沟通成本,缩减了项目切换过程中所需要的冷却值。而且从市场的反馈到产品的迭代更新间的反射弧更加的快速。

统一认知

MOBA游戏最让我感到惊异的部分就在于一款游戏的规则改变了大家的认知,即便是毫无交流的路人局,大家一上来也大概清除彼此的分工,所谓打的多了团战的套路也是相似的。一万年前智人凭借这认知革命打败了尼安德特人,直到现在认知的统一也是人类有效协作的重要保证。
如果一个团队在业务的核心流程上大家的认知水平是一致的,那么就少了非常多的不必要的摩擦。比如打野对前期战队的经济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每局上来都需要有人负责打野,如果这时候有个猪队友问干嘛打野不来帮我杀人的时候,那么你们的认知水平就完全不在一条线上,即便是吵架他也会觉得自己正确无误,沟通陷入僵局。
对于创业团队非常要求快速,容不得大家天天吵架来为彼此争取资源,所以通过不断的团队建设,培训学习来达到认知的统一是非常关键的。

稳住,我们能赢

以上是我觉得可以用来大幅降低团队沟通成本的部分。我觉得越来越多创新团队早已是模糊了职业分工的,比如奇葩说,还有现在各路异军突起的自媒体,大v们起初基本上是一个人做一个团队的工作,比如papi酱。所以我觉得全栈是不断寻求最优解的过程中最有韧性的一个方案,也许可以帮我们穿越势垒。